诵读党史 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史既是一部土地革命土地制度建立巩固和改革发展史也是一部不动产登记制度建立与改革的进行曲

时间:2021-05-27 10:24   来源: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    保存: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科科长 机关二支部党员 张福林
 
  不动产登记和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的一项物权制度。从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实践创新历程来看,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总是伴随着土地革命、土地制度建立、巩固和改革过程,同时,不动产登记制度也在这其中不断建立和改革发展。
  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和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利益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的最主要矛盾,我们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推翻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标。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广大农民掀起了大革命风暴,随之,农民开始起来打倒土豪反地主。虽然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但它为土地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大革命的失败使人民群众被迫遭受国民党的暴力统治,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开展土地革命战争。八七会议上,共产党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这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转折。1931年,中国共产党又对土地政策做出了新的解释,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等具体措施相继出台,这也就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善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党制定了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土地政策比如减租减息。这一政策一是要求地主减少租金和利息,二是要求农民依旧交租交息,这样才能使各阶级的利益都得到保护,社会局面稳定。同时,实行自愿贡献的合理负担政策,冲破了我国农村贫苦农民受压迫的局面。
  解放战争时期,一方面为了农民的土地需求得到供应,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后方,以便提供军需,中国共产党便制订了一系列土地政策。共产党又根据当时的国情提出了耕者有其田这一土地政策,这一政策不仅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福音,更是我国土地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7年,随着《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通过,亿万农民群众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土地,并且积极地投身于革命的大队伍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动产登记工作逐渐从无到有、从农村到城市、从分散登记到统一登记,形成了空间上覆盖全部国土,登记对象涵盖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各类不动产的统一登记制度,建立了以《民法典》、《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为核心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体系,全面实现了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 以测促学 以学促用 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下一篇: 【党史学习教育】市自然资源局观看红色电影《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