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中走在前作示范
时间:2023-04-20 09:07
来源:人民日报
保存: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感党恩、跟党走、听党话”主题宣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乘着这股春风,全市组建了“党校教师骨干+专业讲师”等97支宣讲团及宣讲小分队,整合多方力量,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宣讲等方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身边的民族团结模范个人故事,讲给干部、居民、学生听,把民族团结之籽“种”在了老百姓的心窝里。
内蒙古长期以来被誉为“模范自治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鄂尔多斯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区经济发展“排头兵”,始终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上走在前、作示范。2022年12月底,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印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的行动方案》,创新提出“144610”(把牢一条主线,搭建四大平台,成立四级组织,实施六大工程,做到十个纳入)工作体系,推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鄂尔多斯市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搭建四大平台,成立四级组织,实施六大工程,把模范体现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充分彰显鄂尔多斯担当、展现鄂尔多斯作为。
搭建四大平台,锚定行稳致远的航向标
在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搭建实践教育服务平台,打造科学运行、全域覆盖、全民共享的工作新载体。
市本级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中心。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在鄂尔多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市本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中心。该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为学习大纲,是鄂尔多斯市民族工作干部培训专业机构、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重要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也是全区、全国研讨民族问题与交流民族工作经验的平台、开展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窗口和联系民族地区的桥梁。中心每年举办各类班次80余期,培训学员9000余人次。
旗区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走进准格尔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以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书画作品整齐悬挂,一部准格尔旗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发展史跃然眼前。基地集宣传教育、文化浸润、沟通联络等功能于一体,采用展陈+互动形式呈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内蒙古模范自治区的创建过程、发展历程、巨大成就等内容,引导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紧迫性。自2022年9月开馆以来,共接待各族干部群众1000余人次。
苏木乡镇(街道)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充分利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战之家等阵地,在全市78个苏木乡镇(街道)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乌审旗图克镇便是其一。图克镇总人口为4.4万人,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10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近年来,图克镇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立足资源优势,以“企业+嘎查集体经济+牧户”发展模式,在图呼勒岱嘎查推进牧名奶食品规模种养殖及奶制品加工基地建设,每年可为图呼勒岱嘎查集体经济创造收入18万元,进一步深化了“守望相助,美好图克”品牌,民族团结进步局面有效巩固。同时,依托“草原党校”,把时政热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内容宣传下去,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目前,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次,送学上门6次,开展党课教育7次,开展民族团结活动6场次,参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
嘎查村(社区)优化用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平台。新春佳节期间,康巴什区园丁社区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了幸福和谐、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康巴什园丁社区打造“红石榴”品牌,创办“石榴节”“健康节”“团圆节”“祭灶节”等特色节日,开展“粽”情中国结、“民族融合一家亲”等活动100余场次。同时,设置邻里、网格、社区“三级议事厅”,开展议事活动100余场次,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尽量不出社区,构建了各族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成立四级组织,形成一贯到底的动力轴
进一步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机制,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各级党委(党组织)负责人任促进会名誉会长,各级促进会积极吸纳老干部、退役军人、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志愿者等人员作为理事和会员,切实开展促进工作,各级组织、统战、民委、民政、财政等部门全力做好保障工作。探索“领导小组+促进会”工作机制,推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教育宣传等社会服务,形成党委领导、促进会发挥作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实施六大工程,筑牢干事创业的压舱石
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深入实施“六大工程”。
实施主题宣讲工程。由市、旗区两级宣传部门牵头,统战、组织、教体等部门配合,组建“党校教师骨干+专业宣讲团、机关党组织+中心组+干部、基层党组织+促进会+企业工青妇组织+班组骨干、基层党组织+促进会+社工+志愿者+社区能人”等 七支队伍,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实现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100%覆盖,不断增进由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
在市委统战部机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所安装了广播系统,全体机关干部正在认真聆听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读本,机关把读本内容分解录制成30期音频内容,并插播一首经典民歌,每天上午9点整伴随愉悦的音乐定时播放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下一步计划将广播系统覆盖党政办公楼20多个单位3000多名干部职工。
实施“石榴籽+”工程。聚焦全面交往交流交融,在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特别是企业、嘎查村(社区)等培育一批“石榴籽+”项目,打造全市“石榴籽”品牌,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座、“石榴籽”讲堂、“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近万余次。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宣讲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1814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4572次,主题党日活动7716次,累计培训4万余人次,实现全市各级民族干部全覆盖。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中小学校课程教学目录,引导42万余名师生参与民族团结“开学第一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师生心灵深处。
实施共有精神家园工程。聚焦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重点从加强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等方面入手,用好“报台网微端”各类媒体平台,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实施共建共享现代化工程。把加快高质量发展与促进民族团结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实施健康鄂尔多斯行动等任务久久为功,为全市实现“三个四”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实施依法治理工程。加大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融入全市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各领域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民族事务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建设“智慧石榴籽”信息化平台,提高基层治理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
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推动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联动,按规定评选表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优化提升民族团结进步“10+6+N”创建体系,建强10个主阵地、主窗口,抓实6项活动载体,拓展多个重点行业和服务领域,13个地区和单位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7个集体24名个人被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团结奋斗、守正创新,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推动新时代鄂尔多斯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丁志军
上一篇: “暖城花开好声音”第五讲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