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自然资源局关于乌审旗2016-2018年违法用地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0 15:12   来源:    保存:

  近年来,我旗高度重视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工作,不断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违法用地势头得到明显遏制,违法用地逐年减少,有力维护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秩序。现将我旗2016年-2018年违法用地情况、产生原因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2016年-2018年违法用地情况

  2016年,我旗新发生违法用地20宗,违法用地面积967.9亩,其中:煤炭及相关煤化工产业用地658.23亩,占比68%;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用地219.67亩,占比22.7%;交通设施项目用地52.18亩,占比5.4%;其他工业、商业等用地37.82亩,占比3.9%。

  2017年,我旗新发生违法用地27宗,违法用地面积464.14亩,其中煤炭及相关煤化工产业用地416.1亩,占比89.65%;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用地38.6亩,占比8.32%;其他工业、商业等用地9.44亩,占比2.03%。

  2018年,我旗新发生违法用地15宗,违法用地面积729.49亩,其中:煤炭及相关煤化工产业用地53.31亩,占比7.31%;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用地12.72亩,占比1.74%;交通设施项目用地660.08亩,占比90.49%;其它工业、商业等用地14.38亩,占比0.46%。

  二、违法用地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一)违法用地的项目多为国家或自治区重点项目,由于用地量大、审批周期长,以及施工工期紧等原因,用地单位无法正常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只能采取先动工建设,造成未报即用、边报边用等违法用地行为。

  (二)违法用地项目多数为煤转化项目,且由国有企业投资建设,为争取早日投产,致使配套煤矿企业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为赶工期而开展煤炭工业广场等建设。

  经梳理近年来我旗违法用地类型,除2018年因国家实施重点工程蒙华铁路项目违法用地数量较大,造成当年煤炭及相关煤化工产业用地占比短暂下降外,历年违法用地约70%以上为煤炭及相关煤化工产业用地,与我旗发展煤化工等支柱产业相符。

  三、几点工作建议

  (一)强化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要既查事也查人,既查违法事实也查决策过程。依法该立案的坚决立案,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没收的坚决没收,该移送的坚决移送。违法行为未依法处理到位的,不得办理相关行政许可;确需补办手续的,依法处罚后,从新从高进行征地补偿和收取土地出让金及有关规费。

  (二)规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秩序。针对历年卫片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汲取教训,认真查找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统筹协调好各部门职能,强化沟通对接,进一步完善加强耕地保护、土地征收报批、执法监察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三)加大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力度。在巩固卫片执法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各经济开发区(园区)和各苏木镇动态巡查力度,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和执法监管机制建设,保障土地政策的有效落实,推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体系,不断推动全旗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的提升。

  (四)加强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微博、微信等新闻网络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开展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同时,通过正面宣传和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教育引导广大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用地,营造依法依规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 达拉特旗自然资源局五举措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一篇: 乌审旗自然资源局三举措推进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