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地契文化吗?

时间:2020-03-09 15:12   来源:冯春生    保存:
 你知道中国地契文化吗?
  我收藏有一千多张从清朝康熙年到民国到现在的的地契(土地证、照),想着搞一次中国地契文化展,就着手收集一些地契文化方面的资料,写一些关于地契文化的小文章,让大家先了解一下中国地契文化。
  地契,即买卖土地双方所立的契约。地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土地交易、产权转移和缴纳税费的真实情况,甚至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
  地契是民间文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书多为手写本,往往仅限于内部流通,大都为传世的“孤本”,是逝去时代的文化化石和时代印记,具有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它们最真切地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文物价值。
  但是现在留下的地契不多了,有以下原因:
  解放前期革命运动中就组织农民烧毁一批地契;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土地之后,烧毁了大批地契;文化大革命运动,又烧毁了大批地契。清早期保留下来的地契文书可称为罕见。
  地契文书用最真实的文字记录,见证了历史发展的弥足珍贵的地方史料。传统的地契文书分红契、白契;按地契的内容特征及文书属性分类:有田房契,补契,津贴,执照,民间借贷,家族合同,过嗣等种类。地契都为纸质文书,用纸又有毛边纸、草纸、棉纸、宣纸,其中以毛边纸、棉纸为最多;地契文书的书立方式十分标准,可分为手书文书、填写版刻格式文书和铅印格式文书、油印文书。其中用毛笔手书的地契文书占绝大多数,这反映了官版格式文书在民间较少使用的时代特征,在地契文书中,家族地契文书成套存世的较少。官印契无论是契纸、契尾(契根),还是各类官颁文书、证书,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地契文书是我国古代房地产契税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封建朝廷保证契税征收足额到位的重要手段。朝廷制定了契税征收管理的诸多律例、政令,或载于律书,或刊于典籍,但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时情,随时予以变更、调整,不断地加以修改、增删。清代是我国土地使用发展进入规范化管理的时期,同时也产生了地契书写、官验、纳税、发布等逐步演变。清代官府对地契的验核,主要是实行“官验契”,即在民写地契上加盖州县官印,收取契税,表示官方对地契的承认。也有官印官颁契纸、契尾,称为官契,填写后附民写地契。
  民写地契几百年沿用固定格式,无非是立契人姓名、卖地原因,所卖土地的面积、坐落、四至、价钱等内容,以及“此系二者情愿,今恐无凭,立契为照”之类的套话,变化比较细微,官验方式因时期不同常有变化。这对研究历史上经济、文化、土地管理、民俗等具有重要意义,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中国传统社会土地交易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乡规”、“乡例”。这些“乡规”、“乡例”按照传统习惯,卖地人的亲族、地邻享有优先购买权,清代土地交易之前寻找买主的环节中,许多地区都存在着先尽亲房族人地邻的“乡规”,俗语有“尽内不尽外”之说。卖主卖地时需先遍问叔伯弟侄等有优先购买权的“亲房”。亲房不买,则由亲及疏、遍问本家族人。本家族人不买,则由亲及疏遍问姻戚,姻戚不买,则问承典、承租人。承典人或承租人亦不买,还要遍问地邻。又不要,才能找其他人承买。与之同时,很多地区还流行卖地先尽原业主购买的乡例,并由此衍生出原业主亲房的优先购买权等。
  民间地契文书是民间社会民事交往、经济交易活动的最原始、最真实的文字记录。民间地契文书真实地、细致地反映了历史上民间生活的概貌外,还体现出特有的语言习惯、方言特点,反映出乡村演变、地理名称的沿革。民间地契文书真实的文字记录反映了民间家庭、婚姻关系协议,家庭制度和婚姻观念的演变。探索民间地契文书是中国民间物质生活及精神习俗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细致地反映了民间生活的真实面貌,蕴含着先民许多粗陋实验的痛苦,承载着先民们丰富的生存智慧。是历代官修“正史”之外、存留民间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正史”。民间地契文书是一座丰富的学术资源宝库,只要我们潜心发掘,就能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
  薄薄一张契纸,算得上旧时农民的命根子。
  地契的收藏非常不易。一则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这些地契因为自然、社会动乱、政治运动或家庭变故,以及地契材质自身的原因而大量消失了,即使是留存下来的,也散落在民间,难以大规模地收藏;再比如地契产生的时代背景、各个时期财税、土地制度的变化以及藏品内涵的释读等,都需要丰富的文史知识。而且像这样一张流转上百年的吹弹可破的契纸,不像其他藏品可摩挲把玩,极其容易被人忽略。
  一张早已发黄的契纸,纸上的土地可能流转了不知道多少次, 而它也早已失去过去承载的法律意义,但通过它依然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对土地权籍的管理、交易及纳税的真实情况以及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盛衰——家道兴旺时,农人的名字骄傲地填在“买地者”一栏;家境没落时,卖地者又不得不在变卖祖产的契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对于地契的价值,由于地契数量稀少和不可复制的特性而愈显珍贵。同时,古时的地契尺寸大、面幅大、纸质特殊、带有官印,在形式上非常漂亮,地契反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每张地契都有一个故事,是珍贵的史料。
  现在有的人专收与自己同姓的老地契,意为自己老祖宗的遗物。因为现在住楼房没有土地证,有的年轻人就把与自己同姓的老地契装璜在书画框里,悬挂于书房或工作室,意为老祖宗留给自己的一宗土地家产。老地契尺寸大、纸质特殊、带有官印,又是用毛笔书写,有的字写的非常漂亮,本身就是一件好的书法作品。老地契没有法律效力了,但象征意义还是有的,这样做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装饰。
 
 
 
 
 
 
 

上一篇: 有人人的地契

下一篇: 贵州篇 | “吉林一号”带你瞰中国(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