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推出不动产登记五项“硬措施”切实方便群众事|优化营商环境案例3.9

时间:2024-07-24 10:53   来源:中国不动产官微    保存: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创新服务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要求,根据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2023年工作要点,为总结地方典型经验做法,强化示范引领,中国不动产官微开设专栏,持续推出全国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展示改革成果,供各地学习借鉴。
  第三批典型案例共17个,将主要聚焦“提升全流程服务水平”相关内容。
  陕西省榆林市资源和规划局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认真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群众关切,优化提升服务,出台了五项“硬措施”,切实方便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助推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
  主要做法
  推广网办实现零跑腿。将工作环节向窗口下沉,大力推行窗口直办制,所有窗口直办业务不出大厅即可办结,即接即办、只跑一次。将不动产登记窗口延伸至银行、开发企业等服务对象一线,群众在签订合同时同步提交登记申请、递交材料。建立市级集中模式的榆林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榆林不动产登记网上登记平台,大力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面推广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持续深化数据互通、信息互享,实现不动产登记与交易办税、个人土地价款评估缴纳、水电气卡过户等事项“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市县两级全覆盖,做到全程不见面、零跑腿。
  推行联办实现零材料。建立“一科牵头、并联审查、一次上会、分别办理”的内部审查机制,申请材料、办理结果内部互通共享,全流程平台线上办理。在签订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时同步启动不动产登记,实现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交地即交证”、零材料办理。在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环节实行“多测合一”,同步启动房屋首次登记程序,建设单位取得竣工验收手续后,通过市大数据平台直接获取竣工验收备案表,完成房屋首次登记,实现“竣工即交证”;开发企业和业主网上提交申请、缴纳税费后,即可完成转移登记,开发企业在交房时业主同步拿证,实现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全程不见面、零跑腿。
  推行全市通办疏堵点。充分发挥市级集中模式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优势,在实现“同城通办”的基础上,印发《榆林市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实施办法(试行)》,确定了“窗口全市通办”“网上全市通办”两种服务模式,直接步入全市通办服务新阶段。依托榆林不动产登记网上登记平台,完成省级“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数据平台”端口链接,实现预告登记、抵押登记、信息查询等高频事项的跨省可办。
  解决遗留问题解痛点。先后出台五版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处理意见,涵盖绝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具体情形和处理办法,成立由20多个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为化解处理工作提供良好政策支撑和组织保障。制定《榆林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攻坚年”行动方案》,确定了利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目标,并将2022年确定为“攻坚年”。通过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梳理百姓问政、网民留言、市民热线、信访接待等渠道广泛搜集问题线索,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建立部门协同处理机制,按职责移交职能部门、分类同步处理,加快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处理。
  取得成效
  登记成本持续降低。据统计,今年以来榆林市不动产登记业务网上办理率达到50%,企业和群众办理登记时间成本持续降低。
  登记质量大幅提高。截至2022年,全市累计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小区(项目)459个,涉及房屋11万余户,进一步完善了地籍数据、登记信息,夯实了业务基础。推行“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服务新模式后,极大地推动了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彻底扭转了群众入住后长时间无法拿证的被动局面,从根源上防范了产生新的遗留问题,切实提高了登记质量。
  登记便利度不断提升。榆林市不动产登记服务跳过“跨县区通办”,直接步入“全市通办服务”新阶段,登记信息查询、预告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服务事项均已接入省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平台,实现“跨省通办”,切实满足了群众异地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需求,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就近办、马上办”,便民利企。
  i自然全媒体

上一篇: 深化作风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城川镇自然资源所在行动

下一篇: 杭锦旗自然资源局荣获全旗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