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和谐矿区建设初见成效

和谐矿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鄂托克旗在处理涉及移民搬迁、征地补偿等问题时,坚持维护群众利益与矿区环境相统一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牧民的合理诉求,努力协调各方权益,为促进矿区和谐进步与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建立政企协调机制,以服务促和谐。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互惠共赢”为工作目标,建立矿区群众利益补偿机制、政企联席会议制度、警民联防机制、矿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机制,通过保姆式服务,及时解决煤矿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国土部门聘请有资质的测绘公司,完成了鄂绒、神华等公司所属10座煤矿井田范围内的279户牧民的草场、房屋情况测绘报告,为开展移民搬迁工作做好了准备工作,并且通过协商、经济补偿等办法,解决了56家矿权范围重叠问题和3起矿地矛盾纠纷。
二是建立干群沟通机制,以公信促和谐。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鄂绒集团对其煤矿井田范围内的3945.19亩草牧场沉陷区进行补偿,与10户牧民签订了补偿协议,兑现补偿资金600多万元,同时商定今后每年测定一次新形成的沉陷区,按照1500元/亩的标准予以补偿;协调神华利民煤焦公司对下游的棋盘井三居委会和五居委会居民房屋渗水户进行安置,投资10万元对渗水隐患户进行租房安置,以防止房屋塌陷造成安全事故;引导各煤矿企业依据法律法规,与施工队、工人签订了劳动合同,建立了严格的工资发放制度,及时化解蒙泰煤矿劳资纠纷、蒙西鑫盛煤矿井田范围拆迁补偿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28起,涉及煤矿17家、金额3850万元,有效促进了矿区和谐稳定。
三是建立矿群互动机制,以爱心促和谐。通过建立企业救助制度、“爱心企业”制度、企业用工制度、矿群关系促进制度、矿群联欢制度,通过一企带一村、一企帮多村等形式,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帮助群众创收。政府有关部门按照《鄂托克旗一村一企结对帮扶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督促各煤矿以回报社会为出发点,培训包扶嘎查村贫困人口,帮助农牧民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各煤矿企业已为楚鲁拜嘎查、伊克达赖嘎查落实帮扶资金146万元,切实促进了矿区农牧民增收。
鄂托克旗国土资源局 薛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