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国土资源局大力提倡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决定了资源约束将长期存在。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矿产资源品位低、贫矿多,难选冶矿多;土地资源中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宜居面积仅占国土面积20%;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资源富集区多与生态脆弱区重叠。这些都决定了必须将合理开发并节约利用资源放到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上。
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导致资源刚性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近十年间,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增速比前十年平均值提高0.5—1倍,也高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0.5—1倍,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铁矿石等大宗矿产均已超过5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及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实施等,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资源节约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单位GDP的资源能源消耗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在30%和35%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我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已达133平方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远远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用地达到214平方米,远超150平方米的国标上限。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全球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利用国外资源的风险和难度加大。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对全球主要资源的控制与布局,并正加快控制新兴战略资源,新兴国家也在大规模介入全球矿产资源市场,围绕资源的争夺空前激烈,我国从国际上获取资源的难度不断加大。受全球粮食、能源危机影响,各国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对土地资源的投资需求再度升温。
因此,东胜区国土资源局提倡落实节约优先战略,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
树立节约观念,由外延粗放利用资源向内涵集约利用资源转变。要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发挥规划计划的管控和引导作用,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在继续加强和改进供应调控的同时强化需求侧管理,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实行差别化管理,结合产业特点、区域实际和利用绩效制订差别化的资源供应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优化配置。
树立整体观念,由偏重资源的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转变。要改革资源管理方式,加强监管和服务;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和监管体系,重点加强基本农田质量建设、补充耕地质量考核、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强化资源质量管理;拓宽资源利用和服务领域,协调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发展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挥资源生态服务功能。
树立效益观念,由单纯的资源管理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转变。实现由审批、发证、收费的传统管理模式向资源实物形态、要素形态与价值形态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转变,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扩大资源的有偿使用范围;推进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树立全球观念,处理好立足国内保障资源供给与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关系。要着眼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实施资源全球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进资源战略合作,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着重增强安全高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推动“走出去”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
东胜区国土资源局铜川国土资源所 王永昌 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