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矿业3+2模式及和谐矿区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4-07-03 15:49   来源:    保存:
   一、我旗推进矿业“3+2”模式工作做法 

  近年来,我旗立足资源优势,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开发,煤炭资源规划建设集中在呼吉尔特矿区和纳林河煤炭矿区。

  (一)是延长产业链。我旗煤炭资源的探、采、洗、选、冶、加正在逐步完善,煤化工、煤电项目,交通道路、电力工程、市政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相继开工建设。全旗现有母杜柴登、达海庙、梅林庙、营盘壕、陶忽图、石拉乌素、白家海子、沙拉吉达、纳林河二号井等9家煤矿列入国家煤炭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纳林河矿区纳林河二号井等4家煤炭企业,目前园区项目投资总额达500多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17亿元。计划新开工的项目有博大实地10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尿素项目二期工程;博源化学100万吨纯碱两个项目,全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配合华电做好4×10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15年开工建设。呼吉尔特矿区母杜柴登等5家煤炭企业,目前项目完成投资29.89亿元,续建项目完成投资48.8亿元。年初既定续建项目10个,年内预计完成投资46亿元。2014年,图克工业项目区计划推进项目16个,完成投资243.0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个,完成投资2.35亿元;续建项目11个,完成投资240.68亿元;开展前期工作项目4个。

  (二)是提高矿产资源的集中度。纳林河工业园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多次对矿区开发主体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与矿区各开发业主进行了充分协商,再次拟出新的主体方案,即由鄂尔多斯市能源公司(国有)牵头,联合各井田开发业主共同组建纳林河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矿区开发业主,负责纳林河园区的矿区开发的总体规划、开发安排、协调服务和统筹引领等工作,并负责统一建设矿区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201210月,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再次将此方案报至国家能源局研究审定。

  2011年国家能源局国能煤炭〔201110号文,同意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勘查开发图克工业园区的呼吉尔特矿区;避免了零星分割开发,坚持大矿大开,从而提高开采集中度,促进资源向大企业集中。

  “3+2”模式中的“2”

  一是引进企业参与资源转化加工项目建设。我旗引进专业的国有、私营大型企业参与资源转化项目,煤化工项目,近年来,我旗立足资源优势,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开发,于2005年开展煤炭资源勘探,2006年规划建设呼吉尔特煤炭矿区,2009年规划了纳林河煤炭矿区。目前,呼吉尔特和纳林河矿区周边建成、在建煤化工项目共12项,全部建成后年可转化煤炭4477.97万吨(呼吉尔特矿区2216.97万吨、纳林河矿区2261万吨)。

  二是坚持基地化发展。我旗将两大煤炭区块规划入图克工业园区和纳林河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中,充分体现园区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布局,统筹考虑了煤炭输送渠道、水资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避免分散布局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发挥了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避免了环境破坏,大大降低环境污染。

  二、矿产资源深加工延伸产业类型、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

  纳林河矿区位于乌审旗东南部,规划面积2068.68平方公里,探明储量342.2亿吨,预测储量500亿吨以上。周边煤转化项目:

  (1)中煤蒙大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

  总投资35.8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51亿元,已获自治区发改委备案,于1124日正式投料试车,目前各装置运转稳定。该项目煤炭资源配置为呼吉尔特矿区达海庙井田,拟调整到纳林河二号井田,年转化煤炭139万吨。

  (2)卓正12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

  总投资6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4.57亿元,已获自治区发改委备案,破碎楼、空冷岛、卸煤槽、1#循环水主体结构完成,基础完成80%。该项目煤炭资源意向性配置无定河井田,年转化煤炭266.4万吨。

  (3)博大实地10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尿素120万吨联碱(一期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

  总投资95.1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8.1亿元,一期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已获自治区发改委备案,正在进行联动试车,计划近期投料试车。该项目煤炭资源配置为无定河井田,年转化煤炭398万吨。

  (4)建丰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项目

  总投资46.5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3亿元,已获自治区发改委备案,中控室主体竣工,正在进行煤焦油加氢设备订货。该项目煤炭资源意向性配置无定河井田,年转化煤炭380万吨。

  (5)联海化工480万吨绿色喷吹料48万吨焦油加氢(一期160万吨绿色喷吹料)项目

  项目总投资39.6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28亿元,已获自治区经信委备案,备煤、出焦、炭化、净化系统完成土建主体工程量96.5%,安装工程完成89%,生产辅助系统土建主体工程完成62%。该项目煤炭资源配置为白家海子井田,年转化煤炭872.6万吨。

  (6)诚峰石化100万吨高炉喷吹料20万吨焦油加氢项目

  总投资16.2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已获自治区发改委备案,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安装。该项目煤炭资源配置为纳林河一号井田,年转化煤炭205万吨。

  呼吉尔特矿区位于乌审旗东北部,矿区总面积3331.7平方公里,探明储量约180亿吨,远景储量达500亿吨以上。周边煤转化项目:

  (1)世林化工120万吨(一期30万吨)甲醇项目

  总投资16.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6.92亿元。一期30万吨甲醇项目已获自治区发改委备案,工程建设已完成,现已产出合格甲醇5.7万吨。该项目煤炭资源配置为巴彦高勒井田,年转化煤炭65万吨。

  (2)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

  总投资52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2.54亿元。项目一期360万吨甲醇及配套工程于20136月获自治区发改委核准,正在进行厂外输水管线测绘、设备采购、部分设备及土建设计工作,220kV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空分装置、净水场、厂区道路、给排水地下管网、消防管道同步开展施工。该项目煤炭资源配置为葫芦素和门克庆井田,年转化煤炭793.07万吨。

  (3)中煤能化200万吨合成氨350万吨尿素(一期100万吨合成氨175万吨尿素)项目

  总投资2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0.38亿元。一期100万吨合成氨175万吨尿素项目已获自治区发改委备案,现已全面开始联动试车并产出合格颗粒,计划近日投料试车。该项目煤炭资源配置为达海庙井田,年转化煤炭700万吨。

  (4)金诚泰180万吨(一期60万吨)甲醇项目

  总投资19.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一期60万吨甲醇已获自治区发改委备案,项目工程建设已完成,现已生产出合格甲醇12万吨。该项目煤炭资源意向性配置为石拉乌素井田,年转化煤炭130万吨。

  (5)神冶兰炭240万吨(一期60万吨)干馏煤项目

  总投资32.23亿元,一期30万吨干馏煤已获自治区经信委备案并于2008年建成投用,一期另30万吨干馏煤正在建设。煤炭资源配置暂未落实,年转化煤炭420万吨。

  (6)特弘煤化工180万吨(一期60万吨)炭质还原剂项目

  总投资1.9亿元,一期60万吨炭质还原剂已获自治区经信委备案,累计完成投资1.83亿元。设备已采购完毕,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煤炭资源配置暂未落实,年转化煤炭108.9万吨。

  三、开展和谐矿区建设工作及成效

  我旗和谐矿区建设工作的落实,现基本实现了一下成效。

  (一)、规范矿业开发秩序,营造安全有序的矿业开发环境。和谐矿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对全旗非煤矿山进行全面清查,重点对违法违规勘查开采行为进行整顿。无证开采的乌审旗利丰砖厂等5家砖瓦粘土矿多年无证开采,现已全部关闭。有乌审旗基业建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砖瓦粘土矿超层越界的立案查处、罚款并退回原采矿范围。在对煤炭资源开发方面有7家企业投资的煤炭企业,均未取得采矿许可证,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已修建附属设施并开挖井口,我局已全部依法立案查处。

  按照市政府《2013――2015年全市金属非金属矿山关闭计划分配表》,认真开展非煤矿产资源整顿关闭工作,我局配合相关部门2013年完成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6家企业,2014年计划整顿关闭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5家。

  我局配合安监局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巡查监管,督促矿山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发现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生产作业现场没有安全警示标志、无水井房计量设备、无消防器材设备、矿区内电网线路不规则等问题,现矿山企业们全部完成整改。

  (二)加强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设环境友好型宜居矿区。一要集中整治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噪音、扬尘、污水、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我旗天然气资源的大力勘探开发,勘探开发企业在矿区勘探、开采、运输过程中涉及的征地和临时用地面积较大,土地补偿和生态补偿矛盾纠纷多,成为协调资源开发类企业与农牧民之间矛盾纠纷的难点问题,对此,旗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我局配合相关单位2013年牧民之间各类矛盾纠纷解决了791起。二要进一步健全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按照边开采、边恢复治理的原则,在矿山设计与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对已损毁的土地和已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恢复植被。我旗煤炭资源开发规模将会迅速扩大,这对我旗脆弱的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压力。我旗结合全市组织实施的两个双百万亩林业工程(乌审旗毛乌素沙地为百万亩樟子松基地重点建设地区),重点对矿区边缘、公路沿线开展造林工程,2013年呼吉尔特矿区蒙大快速通道进行了绿化造林和沙障补植,先后种植400余亩,加强了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三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老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力度,按照规划积极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积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设计书要求治理恢复,达到治理一片、完善一片的目标。四要同步开展绿色矿山示范试点建设工作。按照国家、自治区、市关于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要求,力争用13年时间先行完成一批示范试点矿山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并不断推进绿色矿山各项工作,于2020年实现全旗绿色矿山工作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

  (一)纳林河矿区总规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暂未获批,已成为促进我旗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制约,致使纳林河工业园区内重点煤化工项目因原料煤不能就近供应而陷入无煤可用的尴尬局面,直接影响中煤蒙大60万吨甲醇等项目的投料试车和稳定运转。

  (二)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示范、中煤蒙大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均计划2-3年内建成投产,但与之配套的葫芦素、门克庆、母杜柴登井田的单井手续暂未批复。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继续加大和谐矿区建设的宣传力度,强化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促进矿产资源集约利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健全完善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矿产资源的绿色开发。

  (二)加强行政监管,建立健全和谐矿区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并处理好政府、企业、群众涉矿三方利益关系,努力形成良好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三)围绕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园目标,顺应央企着力发展煤炭化工战略和生产布局重心西移势头,推动工业集中区在现有格局上进一步扩容增量,实现拟建项目落地,在建项目按期建设,投产项目达产达效,形成大企业主导、大项目带动的发展特色。

  (四)在保护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注重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认真贯彻谁开采,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废弃矿山和尾矿进行复垦和绿化,切实把保护生态环境工作落到实处。对老矿山采矿不断地探索治理途径和方法,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争取更多的资金矿山治理试点工作。

  

上一篇: 乌审旗国土资源局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

下一篇: 东胜经济科教(轻纺工业)园区国土资源分局“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