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乌审特色土地整治道路——乌审旗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效能观察调研报告

时间:2016-02-15 14:53   来源:    保存:

  我旗土地资源紧缺,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随着近年来我旗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强力推进,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日趋增大。 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好地方发展和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是我旗尤为突出的矛盾。近年来,通过探索,创新耕地保护方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乌审特色的土地综合整治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重点整治目标 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

  2012年以来,上级共批准我旗土地整理项目13个,总建设规模6.34万亩,总投资1.07亿元。截至目前,已建成项目2个,建设规模1.18万亩,总投资1535万元;在建项目3个,建设规模1.63万亩,总投资2783万元;其余8个、3.53万亩项目已通过市国土资源局评审论证,并上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正在组织项目招投标。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围绕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有规划、有计划地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补充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在稳定提高耕地粮食综合产能、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巩固农业现代化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旗共经自治区批准实施了无定河镇红进滩村、无定河镇红进滩村八社、十社等13个土地整治项目,争取资金1.07亿元,整治土地6.34万亩,新增耕地0.81万亩。截至2015年底,已实施完成待验收项目2个、1.18万亩,正在实施项目3个、1.63万亩,剩余8个、3.53万亩土地整治项目已通过市国土资源局专家评审,并上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正在组织项目招投标工作。

  加强土地综合整治 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自然灾害损毁地复垦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土地整治形式,极大改善了农村环境。我局积极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自然灾害损毁地复垦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土地整治形式,将国家批准试点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政策纳入大土地整治范畴,增强这些试点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一方面提高了田土的灌溉保证率,增强了土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村道路的通达度,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2013年,新建改建农田灌渠6.5万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5万亩,新建改建田间道路9.7万公里,惠及农村人口过百万,项目区亩均增产粮食200斤,亩均年增效益400元,农民人均新增收入近千元。

  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始终坚持土地整治与石漠化治理、坡耕地改造、生态退耕相结合,使项目区土地石漠化和水土地流失得到遏制,改善了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  助推民生改善

  我旗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大面积的土地变成优质良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政府要求,对每一个整治项目都注重质量,注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整治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土地整治进一步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改善民生带来了新的希望,深受农民欢迎。

   

上一篇: 白泥井国土所研究制定2016年目标管理任务

下一篇: 康巴什新区国土资源分局不断提升信息公开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