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不动产登记中心多方联动破难题 精准延伸提效率 积极化解转移农牧民安置小区办证难“症结”
时间:2024-09-09 17:14
来源:鄂托克前旗自然资源局
保存:

住房领域“办证难”问题关乎人民福祉、紧系群众切实利益。鄂托克前旗“办证难”小区多为转移农牧民安置小区,涉及6个小区,共计1500多户,占我旗“办证难”小区总数的一半,产权办理困难多、堵点多。鄂托克前旗不动产登记中心“自然红·马上登 草原上不动产登记服务轻骑兵”,多方联动、倾力化解,紧盯目标任务,用心、用情、用力推进解决我旗转移农牧民“办证难”小区历史遗留问题。
移民安置房因历史遗留,土地未供应,规划、竣工验收手续缺失等原因,造成手续不完善,已建成多年,一直无法办理产权,群众在办理不动产权证时面临重重困难,许多转移农牧民因无法及时办理产权证,导致在房屋交易、抵押贷款等方面受限,严重影响了转移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多方联动,破解办证难题。我旗转移农牧民“办证难”小区主要“症结”为,工程资料缺失,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与镇政府和住建部门沟通协调,明确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由镇政府向住建部门出具,先行办理产权的申请并承诺同步委托具备第三方工程质量监测机构按照建设时的标准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住建部门再向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具先行办理产权的函,通过“以函代证”的方式,打通移民安置小区不动产办理通道。在保证房屋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消除了因工程资料缺失,导致竣工验收周期长、难度大、环节多的问题,将我旗6个转移农牧民安置小区办理通道全部打通,转移农牧民可依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
增窗设岗,提高办证效率。为解决“办证难”小区集中区域上海庙镇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时异地奔波的困扰,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上海庙镇政府、税务部门,在上海庙镇增设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延伸服务窗口,群众只需十几分钟在“家门口”即可完成转移安置合同签订、不动产受理,缴纳税费等不动产登记流程的“一站式”服务,现实就近办,身边办、家门口办,获得群众的肯定和好评。这一服务的延伸,极大地提升了办理效率,免除了居民异地奔波的时间,体现了登记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坚定理念,展示了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不动产登记服务不断提质增效。
“草原轻骑”,“帮办代办”暖民心。移民安置小区登记实务中发现,转移农牧民申请人存在较多高龄老人及其他特殊人群,无法亲自到不动产登记大厅办理产权。鄂托克前旗不动产登记中心“不动产登记服务轻骑兵”牢记党建+不动产登记品牌的初心,秉承“为民服务”理念,优化便民服务措施,成立“马上登·轻骑兵”服务小队,开设绿色通道,主动靠前服务“马上服务”“马上上门”“帮办代办”对高龄老人及其他特殊人群“上门办”“代理办”“协助办”。自开展“办证难”专项工作以来,鄂托克前旗不动产中心,累计上门服务20余次,帮办人次百余次,实现特殊人群办事“零压力、零距离、无障碍”。
消除“症结”,移民安置办证无障碍。鄂托克前旗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多方联动、增创设岗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积极化解转移农牧民安置小区办证难“症结”,转移农牧民安置小区办理通道全部打通。解决了农牧民入住多年,无法办理产权的问题,保障了转移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不动产登记中心将持续推动解决转移安置小区“办证难”工作,继续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提高办证分户效率和服务质量,让广大转移农牧民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