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牵头指标蝉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评估第一名——从“不动产登记”到“获取经营场所”改革实现三连冠
时间:2025-04-10 09:19
来源: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
保存:

近日,自治区公布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评估结果,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再度荣获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获取经营场所”指标第一名,成功实现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自然资源领域指标“三连冠”,成为全区唯一蝉联三年榜首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
从“双指标领跑”到“综合改革突破”。2024年,面对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考评体系调整(原“园区用地保障”“登记财产”合并为“获取经营场所”综合指标),市自然资源局以“指标融合、服务升级”为核心,推动改革再深化:
精准服务重大项目。一是持续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建立了“市旗联动、集中审批”机制,全面推开“区域评估+用地清单制+标准地+拿地即开工”全链条审批模式,改革先行先试模式正在成为常态化工作方式,累计采用“区域评估+标准地+用地清单制”模式供应土地104宗、面积1278公顷,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17宗、2080余亩,为各类项目快速落地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全面开展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工作,2024年全市各开发区共完成“标准地”供应55宗,供应面积619公顷,“标准地”在新增工业用地出让中占比为100%。三是全面推广应用国有建设用地弹性供应制度,通过创新供地方式,采取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方式使用土地,为优化营商环境及精准配置土地要素提供重要保障,累计弹性供应土地28宗,面积293公顷,有效缓解企业土地出让金压力。四是在全自治区首推实施用地计划周转暂借方式,通过市级给予周转暂借额度,解决全市重点区域用地指标阶段性供应困难,不仅实现了优化分配存量资源的目标,更是强有力地保障了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近三年全市批复和供应建设用地面积均居自治区首位。
暖心登记服务群众。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不动产登记领域创新成果达到28项,大力推行“互联网+”和“蒙速办APP”掌上办服务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升级“不动产登记+N”服务,实现了多项自治区首创推行举措,极大提升了群众办理登记的便捷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一是打造深层次“跨区域通办”联动服务网络,在全区率先推进“跨省、跨市、跨域”通办不动产登记,实现了与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陕西省榆林市以及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等7个省9个地区“跨省通办”,并建立了“呼、包、鄂、巴、乌”五市“跨市通办”合作机制,共纳入五大类16项高频业务事项纳入首批“通办清单”,打破了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面临的“多地跑、折返跑、时间长、成本高”等堵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便利度。二是持续拓展登记便民服务半径,在全区率先完成不动产“区块链”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工作,推动实现“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点”向街道办事处、企业、中介机构、异地金融网点延伸,形成一个中心辐射多个便民服务点、15分钟即可到达的登记便民服务圈。在全区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线上委托服务”“公租房无感查询”以及不动产权利人、利害人关系人线上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服务及不动产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查询“掌上办”等服务。在自治区率先实现涉税登记业务税费“前台一次性收缴、后台自动清分入账”。三是积极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全区率先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暖”联办过户“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和群众“零跑腿”;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教育”在线核验,助力新生入学,让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打包服务。构建了全区首个“不动产登记+信用”数据在线信用核查体系,充分运用信用手段规范完善登记环节,切实保护办事群众合法权益。四是打造“蒙速办·鄂能办·先锋自然暖心登”党建服务品牌,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先锋队、绿色通道,设立“办不成事”专窗、企业专窗,开展即来即办、延时服务,严格落实窗口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应急机制,推出“帮办、代办、登门办”服务,成立专班全力推进化解房地产历史遗留项目“办证难”问题,得到了企业群众的充分认可和赞扬。
三连冠是责任更是动力。2025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以“三连冠”为新起点,以“获取经营场所”指标改革为牵引,紧扣市委“三个四”目标任务,全面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深化、服务提质、保障增效,将“极速审批”“跨省通办”等创新模式向全市推广,以更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暖城样板”,让企业群众感受到更高效的“暖城服务”,为现代化鄂尔多斯建设贡献更强自然资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