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办证难”,答好“民生卷”

时间:2024-09-03 16:06   来源:鄂尔多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保存:

  为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群众企业需求,持续有效化解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鄂尔多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紧盯突出问题,强化担当职责,培育工作品牌,深化上下联动,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监督质效,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按照“梳理一个、推进一个、成熟一个、化解一个”的原则,分类分步精准施策,高效化解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住宅办证难化解工作开展以来,已为东胜区152个项目和康巴什区29个项目打通办证路径,为群众发放不动产权证书6万余本。

  统筹谋划部署,注重分类施策
  迅速成立专班,会同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围绕办理用地手续、建房审批、竣工验收、税费缴纳等环节,全面梳理辖区“办证难”堵点问题,经多次会商,逐一研判,商议对策,为各项目做好“办证难”化解工作提供具体指导。
  扣住关键环节,保障产权先行
  多次组织业务骨干深入现场查勘,全面排查梳理“办证难”问题,紧扣办证登记最基础的用地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指导解决相关问题。其中,对汇峰晶座商住小区、永大丽景苑、康雅欣等国有土地使用权被抵押、查封前已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含回迁置换协议)的情况,根据38号文件精神,按照“地随房走”的原则,顺利完成首次登记;对帝景峰汇涉及相关税费追缴的情况,实行“税(费)证分离、优先办证”的原则;对土地、规划、竣工验收等前期手续不完善导致无法启动首次登记的情况,由自然资源、住建部门出具相关文件采取“以函代证”的方式予以办理首次登记;对康和雅苑套数多,转移登记任务重的情况,安排业务骨干深入社区现场办理收件;对房地产企业不配合办证的情况,实行约谈督办等方式多措并举,严格运用国家政策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难题,确保最大程度惠及群众。
  创新方式方法,推动集中攻坚
  (一)构建“不动产登记+N”延伸服务“多点”布局服务体系,将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点延伸至“社区、企业、中介机构”,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让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办证。
  (二)坚持“存量、增量”两手抓,在推动全市房地产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实现“清零”的同时常态化开展“交房即交证”工作。
  (三)通过再次升级“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推出“线上委托”新功能。有委托需求的群众企业,可免费授权委托他人到不动产登记窗口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领取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权证明,还可以委托办理抵押登记、转移登记等高频事项。打破了传统的授权委托模式中自费公证委托、公司线下授权委托、当事人现场委托的方式,拓宽了服务路径,避免办事群众“往返跑”或公证委托的费用,有效提高了办事群众的便利度。
  (四)以“蒙速办·鄂能办·先锋自然暖心登”党建+不动产登记品牌内涵要义为指导,优化营商环境暖城“暖小登”不动产登记品牌服务,提升暖小登线上智能客服、智能问答知识库、线上办理、线上预约功能,开展暖小登猜你想问、暖小登“办证难”专题宣讲、暖小登普法课堂、暖小登风采展示、暖小登讲作风、暖小登廉课堂10大专题系列,为办事群众提供不动登记政策解读、业务解读、业务办理等便民暖心服务;成立暖小登志愿服务队,提供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帮办代办、延时服务;通过企业服务专窗、大宗业务批量办理专窗、办不成事反映专窗等多项专窗便民服务,让办事群众感受到有担当、有温度、有速度的暖城不动产登记服务。
  抓好跟踪监督,深化巩固成效
  主动做好沟通衔接,及时掌握上级部门关于“办证难”化解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序时推进。同时,对各项目办证工作实行“日报制”,每日通报首次登记和转移登记进展情况,适时就相关工作进行提醒督促。
  聘请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新闻媒体工作者、企业家、金融机构代表组成的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体验官和行风监督员。对不动产登记质量、服务质效、工作作风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整改提升,传递社会各界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窗口在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内部外部共同监督,形成合力,监督登记部门行风问题并督促抓好落实。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选择“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幸福”为切口开展各项工作,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持续攻坚,特别是对少数存在“大证”办理不充分,“小证”办理有障碍的项目,抓住政策时间窗口,依法依规、从快从速地解决问题,切实做好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确保群众办证“愿登尽登”,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上一篇: 全面推行不动产“带押过户”实施方案

下一篇: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召开营商环境评估牵头指标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