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变多证,标准化厂房咋分割登记?

时间:2024-07-30 17:31   来源:i自然全媒体    保存:

  

  “没想到标准化厂房可以分割登记,一证变多证,我们可以分批抵押、分期解押,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前不久,河南亿顺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成振满拿到10本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后激动地说。
  
  成振满所说的“分割登记”,是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自2023年9月起在全省率先推出的标准化厂房“土地分摊+按幢(层、间)”分割登记模式。
  分割登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2022年,亿顺成公司在中牟县官渡镇工业园区拿地97亩,投资2亿元建成4幢标准化厂房,但在后期项目建设中遇到了资金周转难题。
  按照此前中牟县推行的不动产登记政策,工业用地不允许分割登记,亿顺成公司只能拿到一本不动产权证书,只能在银行办理一次抵押贷款,融资额度很有限。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成为这家企业的燃眉之急。
  中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三表示,亿顺成公司遇到的问题并非个例。在这之前,全县29个标准化厂房项目在抵押贷款、资产盘活等方面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为助企纾困,中牟局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开展工业用地分割登记的经验做法,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与县法院、县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及银行机构进行多轮沟通论证,提请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标准化厂房、小微企业园不动产登记和日常管理等相关问题的工作部署》。
  此后,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中牟局以“不破法规”“打破常规”为原则,面向全县推行标准化厂房“土地分摊+按幢(层、间)”分割登记模式。得益于此,亿顺成公司成功办理了10本不动产权证书。
  审批提速,节省企业时间成本
  谢作西所在的杭内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于2022年年初入驻中牟县联东 U谷·郑州智能装备产业园,占用2幢标准化厂房,面积约7000平方米。
  “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长期租赁厂房不划算,而拿地建厂成本又太高,面临两难局面。”谢作西说,“多亏县里对园区标准化厂房进行分割登记,才让我们获得了这两幢厂房的独立产权,今后就能安心搞生产了。”
  据介绍,该产业园占地200亩,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是一个以智能零部件、汽配制造、精密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孵化园区。
  “园区现有入驻企业47家,正在对35幢标准化厂房进行分割登记,预计第一批能办下来30多本不动产权证书。”产业园投资方负责人何昕认为,对园区来说,通过标准化厂房分割登记可以加快资金回笼;对中小企业来说,标准化厂房分割登记可以让企业获得厂房的独立产权,吃上“定心丸”。
  目前,为积极做好标准化厂房分割登记,中牟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持续优化审核程序和办理流程,对资料齐全、符合登记要求的企业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近日,笔者在中牟县的郑东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看到,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正在抢抓生产,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已有16家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供不应求,园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产业园投资方负责人赵浩全高兴地说。
  据介绍,该产业园占地50多亩,是一个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集生产、研发、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用地面积小于15亩的单个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但很多小微企业用地只有三五亩,如果不进园区就难以落地投产。”赵浩全介绍说,得益于标准化厂房分割登记,产业园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标准化厂房,不仅推动小微企业由散乱布局向园区集聚,而且有助于节约集约用地。2023年,园区内企业上缴税收1000多万元,亩均税收达20多万元。
  据统计,中牟县现有标准化厂房项目44个,面积约281万平方米。“下一步,我们将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加大标准化厂房分割登记模式推广力度,不断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助力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李三说道。

上一篇: 达拉特旗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启“不动产登记+法院”服...

下一篇: 用好政策 盘活低效资源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