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新模式下的信息安全

时间:2018-11-21 11:40   来源:鄂托克前旗自然资源局    保存: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登上历史舞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企业和群众重大财产安全,是政府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制度保障。2016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18年7月31日,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不断拓展网上办事事项,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工作力争2019年6月底前全面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各地自然资源系统在借助数据交互共享,方便百姓办事的同时,对不动产登记的运行环境、交互共享有了新的要求,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风险指数升高。要大力发展“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等“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把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结合起来,做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实现不动产登记“不见面办理”、“全自助办理”。这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就今年,自然资源系统接到两次关于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受到病毒攻击的应急处理事件如何加强不动产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于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而言尤为重要

  一、数据交互共享,存在网络安全隐患

  实体办事大厅逐步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线上预约与线下办理相结合,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流程再造,网上网下深度融合,实现“移动”办事,24小时“不打烊”的登记服务。一是将原来不动产登记运行在物理隔离的金土网的环境被逐步打破,逐步与政务外网、互联网实现互通。二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能通过部门信息共享获得的资料,一律不得要求办事群众提交。不动产登记办理需要提交不动产权属证书或核查资料的情况众多,如法院查封、银行抵押贷款、买房、上学或变更等,都需要不动产信息的实时共享查询,不动产信息实时共享的要求高、范围大、对象广,其信息安全风险也随之变大。

  二、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本身比较敏感

  一是不动产信息包括权利人的个人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和权籍调查成果等矢量信息。根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隐私权中包含未经公民许可,不得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以及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等信息。因此,数据较敏感,安全性要求也就更高。

  三、七举措加强不动产信息网络安全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关于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38号)要求,不动产登记信息量大面广,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必须从源头上防止登记资料丢失、数据泄密等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加强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信息安全贯穿不动产登记工作全过程,不留死角,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切实强化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信息安全落到实处

  二是明确数据备份、数据复制及编辑的规范,严防个人、单位擅自复制、篡改、编辑、损坏不动产登记数据。

  三是建立数据信息安全中间库,由中间库充当外界数据利用与登记系统之间的桥梁,同时保证数据安全。

  是以中间数据库为依托,引入风险管控机制。各类系统做到信息自动匹配,数据直接调取,风险控制、警示,网上服务系统与登记系统数据实时更新上传,实现无缝对接,用数据交互代替原来的“群众往返跑”。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规避因假人、假章、假证等带来的风险。

  是加强防范,对权利人信息、身份证号码等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存储、落实数据备份和远程备份、检测、恢复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应急处理权限,对机房受损、数据损坏、系统宕机、网络中断、黑客攻击等突发性事件要进行全方位预防,确保信息平台不间断地安全运行。

  是加强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实现系统账号动态管理,要明确信息系统及数据库责任人、使用人以及不动产登记数据的保密责任,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离岗、转岗的,要及时注销其系统用户。

  是配置专门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管,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与风险评估,认真排查信息安全隐患,降低信息安全事件风险。切实将健全管理制度、签订保密协议、落实管理责任作为开展不动产登记资料交接传输共享等工作的前提条件,把信息安全的制度“篱笆”扎在前面,扎紧扎实。对违反信息安全规定的,要给予严肃处理,对造成信息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上一篇: 东胜区国土资源局精准扶贫在行动入户走访暖人心

下一篇: 廉政建设兜底 助推不动产登记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