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 助力脱贫攻坚——乌审旗自然资源局采取五项措施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0-11-30 11:06   来源:    保存:
  

  近年来,乌审旗自然资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市、旗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采取五项措施,全力保障乡村振兴项目顺利实施,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开展“三调”工作,摸清家底促进乡村振兴。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初始调查及统一时点更新,并形成调查数据成果,并将质检数据于10月19日汇交自然资源部。同时根据自然资源厅整改工作,完成67531个图斑(占总图斑量的21.1%)自查核实,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是开展“多规合一”,保障用地促进乡村振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内自然字〔2020〕194号)文件要求,抓紧做好编制工作方案制定,开展人口、水资源、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山水格局保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城市设计等前期专题研究工作;继续有序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整改补划工作,启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此外,积极做好全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按照旗委、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要求,稳步推动全旗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全力配合各苏木镇政府完成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开展土地整治,改善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激活项目的“造血”功能,有效助推乡村经济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村容村貌,另一方面带动项目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2017年以来,自治区下达我旗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28个、总规模7.44万亩,总投资7449.21万元。除电力设施以外,已完工。另外,10.49万亩“先建后补”土地整治项目已完工,待竣工验收。 

  四是开展农房调查,推进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坚持把推动宅基地改革和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放在城乡统筹的大局中考虑,稳步推进三权分置工作,全旗农村牧区“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宅基地登薄工作全面完成,核发不动产权证书1383本、45.5公顷,集体建设用地登薄发证工作全面完成,核发不动产权证书57本、7.95公顷。通过农村房地一体调查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不仅摸清了家底,明确了资产,化解了纠纷,提高了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通过不动产的登记发证赋予农村宅基地出让、租赁、交易功能,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形成了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格局,为促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是开展增存挂钩,置换指标促进乡村振兴。针对乡村振兴项目用地规模大、指标紧缺的实际,乌审旗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项目共涉及2个苏木镇2个村,共126户农牧民。其中:无定河镇萨拉乌素村22户,已完成内外业核查并验收合格;苏力德苏木蘑菇滩村104户,目前已完成内外业核查并验收合格74户,剩余30户经比对拆除前影像和三调影像,发现存在外业勘测数据不准确问题,正在重新组织勘验。 

      

上一篇: “四路”俱通 科学发展——乌审旗小城镇建设发展...

下一篇: 高悬扫黑利剑 擦亮“自然底色”——乌审旗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