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地契展在杭锦美术馆开幕
时间:2020-06-24 15:56
来源:冯春生
保存:

中华地契展在杭锦美术馆开幕
6月24日上午,在第三十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由杭锦旗自然资源局、杭锦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杭锦美术馆、鄂尔多斯学杭锦旗研究会承办,杭锦旗融媒体中心、杭锦旗文化和旅游局、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分公司协办的庆祝建党99周年暨第30个全国土地日中华地契展在杭锦美术馆开幕,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席富忠,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勇,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贾玉宝,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任光飞,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玉前,政府副旗长贾巴特尔,政协副主席冯玉宽,旗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折晓光,旗文联主席王春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二厂副厂长尤启东,鄂尔多斯学杭锦旗研究会会长冯春生,以及旗直各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全旗各界文物爱好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展。



这次地契展览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历史跨度300多年。集中展出了从清康熙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200多份(件)地契、文献资料及珍贵文物,真实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权属变更及对土地的管理制度,以及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

这些地契是我旗本土收藏家冯春生老师个人收藏的1000多份(件)地契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是他花费半生心血收藏整理出来的。从时间跨度上看,这些地契涵盖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从地域上看,地契涵盖内蒙古、山东、河北、广东、甘肃、陕西、浙江、西藏、新疆等地区以及陕甘宁边区、晋鲁豫边区、内蒙古等地的红色地契(土地证),从文种使用上看,涵盖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满文、朝鲜文,其中涉及内蒙古及绥远多地的50多张。



地契文书用最真实的文字记录,见证了历史发展的弥足珍贵,反映了历史上民间生活的概貌,还体现出特有的语言习惯、方言特点,反映出乡村演变、地理名称的沿革。抚看这些见证了历代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地契,使我们更加由衷的热爱我们的新中国、新时代、新生活,在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灿烂文化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对这次地契展能够顺利开展,冯春生表示,这些地契不仅有史料和文献价值,还能体现中国传统的造纸术、印刷术和书法、篆刻艺术,最真切的反映出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可以让看展的观众了解到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对丰富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 桃力民地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