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推进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办理”|优化营商环境案例1.14
时间:2023-06-01 10:15
来源:中国不动产官微
保存:

开栏的话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创新服务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要求,根据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2023年工作要点,为总结地方典型经验做法,强化示范引领,中国不动产官微开设专栏,持续推出全国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展示改革成果,供各地学习借鉴。
第一批典型案例共14个,将主要聚焦加强登记税务协同、登记金融协同,优化业务流程,推进信息共享集成等方面。今天推出第14篇。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青海省西宁市不动产登记机构与金融机构建立政企合作机制,采取“打通专线、银行申请、信息互联、结果反馈”方式,申请人在银行服务网点外网提交申请资料,登记机构在内网完成无纸化审核并反馈登记结果,把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到创新服务上,真正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办理”。
主要做法
延伸不动产登记端口。在银行营业网点设置专门窗口,布设数据专线、配备设备、安排专职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实现系统数据共享。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系统对接,实行数据共享,方便银行网上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
优化办理流程。银行完成贷款审批的同时,上传抵押合同等不动产抵押登记申请资料,提出抵押登记申请;不动产登记机构内网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登记结果推送至银行金融信贷系统;贷款银行接收不动产登记结果后,可选择自主打印不动产登记证明或现场领取不动产登记证明。目前,西宁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已与12家在青银行业金融机构及2家州市级公积金中心开展协同合作,办事群众在办理房屋贷款时同步申请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全程网办”。
取得成效
节约办事成本。办事企业和群众在银行网点同时办理贷款和抵押登记两项业务,不动产登记实现了“不见面”审批,企业和群众实现登记“零跑路”,节约了办事成本,幸福感和获得感极大提升。
提升服务效率。抵押贷款和抵押登记同步办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动产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即可完成,节省了办事群众申请贷款和放贷审批时间,让办事群众切实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的红利。
降低金融风险。贷款银行通过授权自行查询房源信息,既降低了贷款风险,办事企业和群众也无需提供房源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