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创新成果及典型经验总结

时间:2023-12-22 15:00   来源: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    保存:
  我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自2016年全面实施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有关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的精神要求,紧密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关工作安排,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目标,不断夯实基础业务建设,不断压缩登记办理时限,不断创新登记服务方式,成功打造出“蒙速办·鄂能办·先锋自然暖心登”不动产营商环境党建品牌,在2022年获全区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指标第一名,切实让办事群众和企业体验到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带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动产登记服务有力保障。
  一是大力推进“人员+流程+信息”集成,不断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限。市本级充实一线登记人员120名,通过充实一线登记人员,优化登记流程,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减材料、减环节、减成本、压时间,全市不动产转移等一般登记由原来3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转移登记申请材料由原来的16件精简到7件。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已供应的土地办理首次登记即来即办。
  二是推行“一窗办理”,实现异地申办、全域通办、四城通办、全区通办、跨省可办。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部入驻属地政务服务大厅,共设立11个登记大厅,约150个窗口,从事不动产登记窗口人员约500多人。全面推广应用自治区“一窗受理平台”和“不动产网上服务大厅”,实现了登记、交易、税收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并联办理”、网上缴税缴费、网上预约、网上受理、网上24小时在线信息查询,保障了“我要办理不动产权证”一件事一次办全面落地实施,受理量居全区前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企业。上线了呼包鄂乌“四城通办”系统和全市“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了跨市、跨旗异地申办。截至目前“四城通办”办结业务100多件,“全市一网通办”办结业务2000 多件,全区通办、跨省可办首笔业务落地并稳步开展。
  三是扩大“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应用覆盖面,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N”延伸服务,推动信息共享交换。鄂尔多斯市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点,于2018年开展了本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项目建设,开通了在线预约、进度查询、证明查询、证书验证、公告获取、作废声明、办事指南、服务评价、地图导航等功能。几年来通过自治区“一窗受理”平台,实现了与公安、民政、市场监管、公证、卫健、住建、税务、编办8个部门信息共享交换,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向银行、法院、公积金、公证处、分局、乡镇所延伸。开展了不动产登记信息向相关部门交换共享,助力新生入学、公租房申请“一件事一次办”落地见效,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了登记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目前,全市不动产登记延伸点达到164个,集成不动产登记一窗办事系统、房地产市场监管服务平台、市政公用服务一体化管理平台、蒙西电力系统、税务系统,在全区率先实现了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暖线上联动过户,真正实现了一网通办、一站式办理;通过升级系统平台、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系统与市财政非税系统深度对接,2021年11月29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成功开出全市第一张财政电子票据,企业群众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缴纳不动产登记费后同步自动获取电子票据,并可选择“证书邮寄”服务;在全区率先实现“公积金贷款+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一件事一次办;设立“不动产+公证”便民服务点,特别是准格尔旗推出了“不动产+公证”免费服务;全面推动“律师线上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工作;打通了全市工改系统与自然资源一站式平台、市本级不动产登记系统,成为全区首个实现“竣工即拿证”的盟市。据统计,刚2022全年全市办理公积金贷款抵押登记2207件,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登记48422件,助力金融机构释放贷款2600亿元,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有效开展了助企纾困。
  四是率先在全区实现九个旗区“交房即交证”“交地即拿证”试点发证全覆盖并稳步常态化开展。2022年5月6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商品房交房即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鄂府办发〔2022〕57号),6月底前,各旗区均已开展试点工作,是全区首个实现全域新建商品房试点项目交房即交证的盟市。截至目前,全市共计办理26个项目不动产权证8100本,实现了住权和产权同步,切实解决了群众实际需求,回应了群众内心期盼。
  五是加大存量数据整合,全面推广电子证照应用。按时完成了房屋登记资料数据移交,加大了存量数据清理、整合。完成了存量登记数据电子证照生成、汇集,实现新增登记数据实时生成电子证照。全市共生成汇集不动产权电子证照931493本(份)。企业和群众通过政务服务平台、蒙速版APP等可查阅、下载电子证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便利度,实现了电子证照在银行等工作场景广泛应用,提高了电子证照的利用率,电子证照的全面应用和推广,有效推进各项登记业务“免证办理”“无纸化办理”,逐步实现数据查询“不办”、不带证件“正常办”。
  六是全面推行不动产“带押过户”新模式,将遗产管理人制度引入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通过信息系统升级、登记流程优化、登记要件精简等方式,启动不动产登记和金融机构联审联办,开展二手房“带押过户”合并登记新业务,实现全市“二手房转移登记+抵押注销登记+抵押变更登记”三合一的“带押转移”登记新模式。准格尔旗于今年3月实现了全市首笔“带押过户”业务,并同时与12家金融部门了签订跨行“带押过户”协议,推动常态化开展。今年9月1日伊金霍洛旗率先完成首笔跨行“带押过户”业务,走在了自治区前列。截止目前,市本级和其他旗区首笔业务均已实现,并常态化开展。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领域改革,按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1〕24号)中“将遗产管理人制度引入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的创新改革要求,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和鄂尔多斯市司法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遗产管理人办理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工作的通知》(鄂自然资发〔2023〕251号),将遗产管理人制度引入不动产登记领域,通过遗产管理人、告知承诺、授权委托等措施有效化解非公证继承遗产范围难界定、申请资料难核实、审查度难把握等堵点问题,降低诉讼风险隐患,节省办事时间及费用成本,提高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和企业群众满意度,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再提升。
  七是大力推进不动产地籍图系统建设。不动产权证书上不再粘贴宗地图和房屋分户图,只打印“二维码”,企业和群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到本单位及本人名下的房屋分户图等信息,实现“扫码看图”功能;积极探索开展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可视化查询,依托“天地图.鄂尔多斯”率先在全区建成了鄂尔多斯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可视化查询服务系统,并在全市上线运行。达拉特旗采取“无人机”技术,结合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可视化查询服务系统辅助开展权籍调查、实地查看等工作,为办事群众和企业节省时间成本,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八是推动鄂尔多斯市“区块链”工作。全面开展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信息上链、鄂尔多斯市全市9旗县区电子证照数据上链,同时在新增业务登簿动作后,自动完成新增电子证照信息上链。推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实时上链、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信息统一查询核验并进行数据上链测试,后续还要跟进系统改造升级开发 、登记数据共享接口设计预留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共享接口,持续深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助力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
  九是稳步推进智能审批工作,持续扩大应用范围。以银行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为切入点,开发智能辅助审核引擎-不动产“智能审批系统”,实现抵押类业务“秒审秒登”。从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方面着手,深化电子签章应用,实现电子材料的在线调用、获取、流转、核验,极大地提高了不动产登记便利度。 深入贯彻部144号文件以及国家、自治区的工作精神,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中开展登记服务“五抓五提升”行动,强化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不动产登记窗口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在压缩登记时限、减少办事环节的基础上,优化窗口设置,持续提升便民化水平,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登记工作基础。创建了“蒙速办·鄂能办·先锋自然暖心登”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党建服务品牌,凝心聚力,鼓舞士气,为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注入强大动能,不断开创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新局面。全市所有登记中心全部配置了自助查询机、“自助打证机”,通过互联网、蒙速办APP、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还可随时免费自助查询、获取、下载、打印不动产权属登记信息和证书证明,做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不见面”办理,打造出“24小时“全自助”、“24小时不打烊”的“数字不动产登记”;各登记大厅均成立“办不成事”专窗,协助企业和群众办理登记业务;设立企业服务专窗、绿色通道和联络对接机制,对企业涉及的不动产登记及时给予政策咨询并积极推进解决办理。

上一篇: 喜报!鄂尔多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荣获全国先进集体

下一篇: 鄂尔多斯市全面推进“区域评估+用地清单制+标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