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持续推进“税费同缴 合一支付”| 优化营商环境案例1.2

时间:2023-06-01 10:06   来源:中国不动产官微    保存:
  安徽省六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聚焦企业和群众“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为支撑,构建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不动产登记服务新模型,创新推广“税费同缴、合一支付”,不动产登记服务再提升。
  主要做法
  构建一体化平台,打通“合一支付”渠道。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自然资源业务专网等平台,通过登记信息平台与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或部门业务系统的对接,共享12个部门信息,实现在线比对、校验登记所涉信息,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网上(掌上)登记中心”,构建“外网申请、在线审核”模式,提供网上预约申请、网上进度查询、网上登记受理和网上开具电子票据等服务;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在线支付等技术,提供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渠道,实现不动产登记“合一支付,一码缴清”,登记纳税办结时间由原先60分钟以上压缩至20分钟以内。
  强化部门间协作,一个环节协同办理。与住建、税务、银保监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办税一体化服务,优化窗口设置,撤销税务窗口和不动产收费窗口,相关业务并入“一窗”申请受理环节。采取不动产转移登记计税价格由系统即时确定,做到一房一价或实行承诺制,依据转让合同价先行申报,同时税务部门启动风险管理,将不动产计税价格确定、税费申报缴纳、不动产登记三个环节合并为一个环节,大大提高存量房尤其非住宅计税价格效率。
  扫码支付“税费同缴”,自动清分即时入库。为进一步消除不动产交易缴税办证过程中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屏障,全面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六安市通过智慧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通了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税务、房产交易等多部门多系统数据壁垒,成功将土地出让金缴纳环节纳入不动产登记纳税一体化流程,进一步提高了“交易、纳税、登记一窗受理”功能多样性。平台一端连接“安徽省不动产交易税收管理系统”,推送不动产交易、登记以及土地出让金计价信息并获取纳税三要素;一端连接“安徽省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推送不动产登记信息并获取不动产登记费缴款码;最终将纳税信息以及登记费信息推送至银联支付平台并获得支付二维码;实现不动产登记费、契税和印花税等房产交易税款,与土地收益金(出让金)“税费同缴、合一支付”。为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平台提供了权利人缴纳全部费用、义务人缴纳全部费用、权利人与义务人各自缴纳费用等多种支付方式;平台根据用户选择的支付方式自动组合应缴费用。用户微信、支付宝扫码后,通过“云闪付”App(手机软件)或银联在线支付网页端缴纳费用,缴纳资金经中国银联接口划分,按照缴纳的税费类型,直接进入国库和非税账户,不经停第三方(银行)账户。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升办事质量和效率。采取“一对一、面对面”模式,不动产登记综窗中的税务人员负责税款审核,一名登记人员匹配一名税务人员,及时沟通减少矛盾,提高效率,减少企业和群众等待时间。对于有欠税的企业,不再将清税作为不动产转移时向企业征缴税款的前置条件,企业可直接缴纳契税等;明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督促纳税义务人如实申报纳税并主动配合主管税务机关开展后续管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保障税款应收尽收,让登记既有“速度”也有“温度”。
  取得成效
  以“税费同缴、合一支付”为引领,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应用电子材料、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电子证书证明全程电子化流转,打通线上税费支付的“中梗阻”,实现业务办理全程“不见面”;开拓了“掌上办、自助办”体验区,通过“导办+帮办”的服务模式,全程实现“零材料”“云签字”“云支付”,真正实现全业务类型掌上自助办理全新服务渠道。
  进一步压缩了工作时限,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办事材料越来越少、办事时间越来越短、办事成本越来越低为目标,努力提升登记质效,2021年拓展到全业务类型一日办结,实现“五个一”的六安模式,即:一个平台,部署“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将登记、交易、缴税多项业务合成一项业务,构建线上线下“一窗受理云平台”;一套材料,通过办事人的身份证件可以直接获取到相关单位的电子资料、电子照,统一上传,多部门共享;一个环节,不动产交易缴税办证全流程、全环节“并行办、集成办”;一码缴清,一窗平台生成税费二维码,网上支付,手机支付;一次不跑,实现全业务类型“一网通办”全流程“云”帮办,指引辅导即时办结,证书邮寄到家。
  节约办事成本,树立绿色登记新理念。“税费同缴、合一支付”的应用既起到了便民利企创优营商环境的功效,又达到了节约办事成本的目的。“一窗云平台”自2021年上线以来,为3.6万多用户提供了该项服务,其中“跨省通办”500多户;线上零材料提交5.1万余户,助力流动服务车入企办证5000余宗,助力商品房“交房即发证”1.8万余户,为积极推行“无纸化、零见面”绿色登记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江阴加强部门联动助推存量房“带押过户”|优化营商...

下一篇: 重庆推行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 一次付清”| 优化营...